融合教育 | 普校抽离补救式课程的工作介绍
近年来,融合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趋势,目前约有49.15%的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普通教育学校就读。广州扬爱2021年家长与专业人士交流会设置“融合教育”分论坛,就广州扬爱融合教育服务内容、普校抽离补救式课程、随班就读巡回支持工作、普通班班主任与影子老师的协作几个内容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经验分享。
活动介绍

普校特教班老师代表陈晓红老师、普校资源教师代表何健城老师就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特教班如何为随班就读学生开展支持工作作了介绍,内容详细丰富,尤其是特教班的课程设计的多样性对其他学校乃至家长都有很大的启发。

普校抽离补救式课程的工作介绍

/分享人/

普校资源教师何健城

特教班教师陈晓红

image.png

普校资源教师何健城:

作为资源教师,何老师认为在工作中要先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只有明确自己的角色,才能归类好自己的职责与沟通对象,全力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做好教育服务工作。

在开展融合教育工作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层面的因素。从学校层面来看,须先明确学校的融合教育理念、物质支持、校园人文环境氛围,借助其中的有利因素助力融合教育的开展。从学生层面来看,教师必须做好评估工作,了解学生的身心障碍类别、特点及需求,分析学生在学业、社交、社会适应、感知觉等方面存在的需求。从教师自身层面上来看,教师在施教、设计课程时要尽量结合自身特长与优势,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此外,教师也应当有专业发展的意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当然,每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孤军奋战的,教师也要做好与多方人员沟通、合作的工作。面向繁忙的学校领导,我们应当尽量减轻沟通过程给予其负担,以明确、完整的计划方案呈现工作的计划、内容等等。面向班主任,也要体谅其沉重的工作量,尽量以简洁、明确、可操作性的方式进行工作上的交流。面向家长,要以尊重、理解的态度与其相处,并适时提供其一些针对性的、具体化的教育建议和调整策略。面向特殊学生,要做到严慈并济,既要做到尊重其特殊需求,又要在一定的原则下要求他们,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身心智能。

以下具体介绍该校开展融合教育的主要工作: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为学生制定的适应其发展的教育方案,是随班就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是由‍‍专业巡回指导老师指导,通过为学生做入学成熟水平及适应性行为等评估,并与家长沟通、填写基本的资料,如兴趣调查表、学生学习特点表‍‍等,最后再与家长和科任老师进行访谈,搜集更多详细信息。综合学生认知水平、优弱势及各方的期望,开展IEP会议,‍‍初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计划制定完成后,还会与‍‍每位相关的老师沟通,以便她们能够清楚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长短期目标,以及如何去执行目标。在学期中段及学期末时,老师们也会检验学生目标的执行情况,如‍‍目标是否通过,是否需要继续进行,或者是否需要重新调整,以此为基础制定下一学期的计划。

课堂教学作为开展融合教育的主渠道和核心工作,对特殊学生学业发展、社交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等等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何老师所在的学校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开设了个训课、小组课、集体课、融合课程多种类型的课程。

其中个训课更多的是针对有感觉统合、肢体运动、学业发展、社交等需求的学生。集体课主要是由融合课程和公益融合课程组成,其中融合课程以购买服务的形式,邀请特教专家金京和梁太为学生开展艺能智多星的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活动中学习。公益融合课程则主要是由家长、志愿者及教师多方合作工作针对于学校中的特殊孩子进行的运动、阅读、音乐等方面的课程。

另外,学校也组织了一些特色的融合教育活动,包括了以绘本为媒介的融合倡导活动、曼陀罗心理绘画、随班就读优质课例评比、融合教育文艺节目展示等活动。这些融合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有机会参与校园生活,发展其社交能力,让教师、普通学生也能够有另一个窗口去看见、了解、理解他们,并且逐步共同建立一个支持体系,实现共同成长。其中随班就读优质课例活动的举办使得科任教师在研学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随班就读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的了解,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参与到课堂活动,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学校将会把以下方面作为重点。一是不断重视融合教育氛围的创设,重点关注对于普教教师、普通学生及其家长的宣导,通过视频、绘本、体验活动等方式进行探索实现倡导。二是对校内、校外课程进行评估,并不断进行优化、完善。三是加强与专业人士的交流、沟通,将融合教育的工作建设于专业的支持上。


image.png

特教班教师陈晓红:

陈老师所在的学校自创校以来便开展了特教班,并配备了专职的特教教师、心理教师及助教教师的岗位。该特教班接受由海珠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经过评鉴确认的轻、中度的特殊孩子,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分成了低、高两个年级。学生家长可以通过报名地段学校,向教育局提供医学证明,交由资源中心进行评估和进行安置方式的决策。如果学生被安置至特教班,便可以报名入读,且有九年的学制。

学生进班之后,除了查阅分析由资源中心提供的评估资料,特教教师还会对学生进行观察评量,包括学习态度、兴趣、特点及课程评量,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业基本能力、认知水平,并与其家长沟通交流,收集整合所有相关资料,形成一份个别化教育计划,之后每一年开展一次学习评鉴会议,以一年为一期分析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每三年开展一次综合研判会议,以三年为一期总结学习情况并进行未来三年的整体学习规划。

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国家课程评量“智能发展、社会适应和生活领域”三大领域以及教育康复支持的理念进行设置,包括了文化基础、艺术与运动两大板块,开展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信息技术、唱游律动、绘画手工、运动健康、心理健康、社交技巧、劳动实践科学和融合课程。其中生活语文主要是关于听、说、读、写、阅读理解以及语言表达教学;‍‍劳动技能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生活自理、动手操作、家务劳动技能的能力;‍‍音乐包括了基本乐器的认识、使用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增加互动行为的学习。除此之外,学生也会有适应其能力和需求的个训课,每周1-2节,围绕认知训练、语言表达、阅读理解、精细粗大动作等方面。

学校主要有主要有四种特色课程,包括了正、反向融合课程、生命与健康课、职业教育课程以及项目性学习。

其中,正向融合课程是由让特教班学生进入普通班与普通学生一起上课学习,而融合的班级和科目是由教师经过综合评估之后确定,并安排专门的老师进行特教宣导、挑选学习小伙伴并进行培训。‍‍反向融合课程是尝试把普班的学生‍‍从招入特教班一起上课学习。目前主要从一到三年级中挑选学生,每班挑选三名学生,并对这些学生开展“小天使”的培训,以便她们能够了解特殊学生的特点、与其沟通的方法以及如何提供恰当的帮助。课程主要的活动有合作性体育游戏、畅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三大主题的学习。

‍‍生命与健康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特殊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的校本课程,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意识、自我认识,掌握保护生命、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该课程‍‍主要包括了自我认识、人际交往、身体保健和情绪情感四大领域。

职业教育课程是一门根据国家课程评量中的职业能力标准设计的符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了‍‍职业认识、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目前这门课程主要针对大班的学生,主要内容有认识职业、培养、工资概念、学会保管和使用工资等。

项目性学习主要是针对学生劳动能力、责任感的培养,包括生活自理、‍‍简单的劳动技能、自我保护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清扫整理、水果种植、面点制作等,以便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