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榕:为什么家长互助组织要开展政策倡导,要开展融合教育师资赋能培训?
2020年7月4-5日,“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师资赋能计划”第一期线下培训班在广州举行,来自深圳、东莞、惠州、佛山、肇庆、中山、广州天河、广州白云、广州黄埔、广州番禺、广州花都、广州海珠的32所学校的55名随班就读支持老师(资源老师、普通老师、特教助理)参与此次培训。
活动介绍

戴榕:为什么家长互助组织要开展政策倡导,要开展融合教育师资赋能培训?

2020年7月4-5日,“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师资赋能计划”第一期线下培训班在广州举行,来自深圳、东莞、惠州、佛山、肇庆、中山、广州天河、广州白云、广州黄埔、广州番禺、广州花都、广州海珠的32所学校的55名随班就读支持老师(资源老师、普通老师、特教助理)参与此次培训。

开班致辞——广州扬爱戴榕理事长

微信图片_20210714113559.jpg

我是一个自闭症孩子家长,孩子名叫张骏绮,今年23岁。

在他进入小学之前,因为邹小兵医生的一句话“你的孩子应该进入普通学校跟普通孩子融合”,当时很朴素的一个想法,为孩子进入普通学校打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先后向很多前辈家长讨教经验了解孩子进入普校会遇到什么困难以及如何解决。

我印象很深刻当时有一个家长她的孩子在三年级时候转到特殊学校,我在少年宫时问她“现在孩子怎么样”,因为我知道她孩子之前在普通学校,她告诉我“我孩子现在转到特殊学校了”,我问她“为什么要转到特殊学校”,她说“有一天,我去到学校去看孩子学习生活情况,一整个上午,孩子就在教室角落就一张凳子一张桌子,整整一个上午,从来都没有离开那个角落”,看到孩子这样的情况,这位妈妈就崩溃了并且第二天就开始办理申请转到特殊教育学校。

因为这样的一件事,当时我知道未来会面临很多的挑战,因此我做了大量的准备,第一件事是我把孩子情况以及康复的资料准备了一本手册,然后给学校老师写了一封信,放在手册里面,告诉老师们我的孩子现状会碰到什么问题、自闭症和高功能自闭症会遇到什么障碍、家长每周做的干预计划以及孩子所取得的成绩等内容都记录在里面,并且还报名了当时一个普通民办学校开展的幼小衔接班活动。即使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孩子进入到学校后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由于老师经常更换,每更换一个老师我都给老师们准备好相关材料介绍孩子的情况以及如何支持。

微信图片_20210714113607.jpg

2008年,也就是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我发起了融爱行-特殊孩子随班就读支持计划,原因是我发现这个老师了解了自闭症,其他老师还是不了解自闭症,不了解如何支持特殊孩子融合教育,这不是一个个体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现象。后来我也去问回那个把孩子转到特殊教育学校的家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融合有这么大障碍,她回答我说“其实老师们是很有爱心的,老师这么做其实是为了保护孩子,但是这样的保护对孩子是没有益处”,总结来说,是因为老师不了解自闭症、不清楚如何支持特殊孩子的融合教育。

刚开始时候,我联合其他家长、广州扬爱、广州少年宫,共同启动融爱行-特殊孩子随班就读支持计划,探索一种良好可持续的模式。“融爱行”即“融合教育,爱心行动”之意。通过派遣特教助理进驻普校,一对一地支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希望能够通过这个项目,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特教助理,帮助随班就读的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接受融合教育。项目启动之初,报名的家长络绎不绝,特教助理培训根本顾及不过来,根本没有老师,那时候老师都是从中专学校招募过来,而且都是实习生身份开始。

今天,看到现场这么多的老师参与我们扬爱的培训,特别开心,可以说今非昔比。可以看到,融合教育发展至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但依然有非常多的阻力,其实最缺的是什么,很多学校、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的体会,缺的就是师资力量,所以2014年广州扬爱参与发起融合中国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网络时,我们就把我们的政策倡导作为融合中国家长组织网络核心使命和战略目标,而融合教育的政策推动工作就是我们的重重之中。

果然如我所料,当时我们开展的“随班就读师资状况和家长需求抽样调研报告”,2000多个样本,只有14%的教师参加过培训或自己学习过相关知识,接近一半(46%)的受访教师没听说过融合教育。拿着这个数据,我们第一年提案,就是推动融合教育师资力量建设,四年多的努力,我们围绕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零拒绝、入学登记等方面开展政策倡导,今年我们继续携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国两会提交《建议修订随班就读相关政策,促进提升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的建议案。于是6月末,我们看到了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1994年《指导意见》的修改版。

微信图片_20210714113610.jpg

上述的这些,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家长的努力,家长站在最前面表达心声、表达需求,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善。我们也深知,给我们孩子更好的教育支持,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老师,有了每一老师作为融合教育的推动者、践行者,我们孩子的未来才更有希望,我们的孩子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这就是为什么作为家长互助组织,我们要开展政策倡导、要开展师资赋能培训。

特别感谢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民生银行ME项目的资助支持,在我们去年的12月份投票当中,我们在30个小时获得了3万人的点赞支持,这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倡导过程。

同时还要特别感谢刘劲老师,作为融爱行-特殊孩子随班就读支持计划的督导,从2008年起就担任我们项目的专业督导,为了我们此次培训,我们前期组织了多次线上线下研讨会,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培训课程内容。

微信图片_20210714113613.jpg

随后,广州扬爱总干事梁志图带领大家开展破冰互动,每位老师除自我介绍名字+所在学校之外,还就下面10段话抽取一句感受最深的话、结合自身工作内容或面向的特殊孩子情况,表述观点。

1.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

2.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

3.家长的不放弃源于老师的不放弃。

4.不是我学不会,而是你教的太难。

5.我们所有人都会有障碍,我们跟其他人一样。

6.世界上只有一个儿童,而这个儿童的名字叫“所有儿童”。

7.只要我们去努力需求改变了,总会开出虽然不一样却同样美丽的花。

8.教育就是教育,不要去把人做太多的差别对待,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非常包容的心态面对所有有差异的孩子。

9.全纳教育是应该面对所有的受教育者,让他们接受高品质的教育,不需要区分特殊儿童还是非特殊儿童。

10.把“特殊需求”视为一个设计包容所有学生的班级工具;在融合班级里,虽然一开始我们是为了某些特殊需要的学生做出的调整和改变,但后来会发现很多学生都因此受益。


01. 融合&特殊需要学生&安置方式&随班就读支持老师的职业意义

微信图片_20210714113620.jpg

来自广州市杰锐偲教育创始人、资深特教老师、广东省残联康复协会自闭症委员会培训组委员刘劲老师为现场老师开展围绕“融合教育全局观理念、随班就读支持的意义、特殊孩子入学支持观察与评估及不同障碍类型特殊儿童相关支持策略”主题培训。

第一天,刘劲老师给大家分享到,融合教育是指在普通环境中,在最少限制环境的安置原则下,对服务对象实施的特殊教育,包括 评估,干预,支持以及转介,融合教育不局限在学校,而是涉及到特殊教育需要人士面临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场景的任何场所。融合教育不是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形式,而是针对全体孩子的教育形式。

随后介绍到包括智力障碍、学习障碍、脑瘫、多动症及注意力缺陷、自闭症谱系障碍等不同障碍类型的核心障碍以及多种安置形式。并带领大家共同探讨随班就读支持老师的职业意义内容。

02. 孩子入学前的观察与评估&支持架构的搭建

第二天,围绕孩子入学前的观察和评估这一主题内容,刘劲老师培训大家使用课程适应行为检核表,并且引领大家探讨如何为特殊孩子个案搭建支持架构,以及教会大家和服务个案的沟通策略:让他认识你、让他了解你(指令、原则、底线、强化物)、让他喜欢你(互动、游戏、生活)。

另外,还让现场参与培训的每一位老师分组,共同讨论形成小组组长、小组目标、个人目标,希望在未来一年的时间内,大家基于这个学习完成目标。

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小学资源老师张岚:

听刘老师的课很多次,每次都有不同感悟。在这次培训中,也是第一次听刘老师讲融合教育的相关内容,例如怎么去评估一个学生能否进入普校,不仅仅单方面去评估一个学生还需要去评估想要进入的那所普校的条件,有依据也科学合理。

在融合教育方面,我们专业知识还需要不断的增强的,虽说这次培训主体是影子老师,但内容也是适合我们在校的资源老师的,很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一起学习!


天河区五山小学特教助理郭小英:

融合教育在教育界是一个新身份,在它的推动和发展下,影子老师这个职业应运而生。它能起到家校沟通的桥梁作用,也是融合教育发展的催化剂。作为影子群体中的一员,我觉得是一项光荣的使命。然而当下的影子老师能力参差不齐,且绝大多数都是单枪匹马,陪读过程中是各显神通的。但是当我遇到棘手的难题时,感到黔驴技穷时,我是很渴望有专业的人士为我指点迷津。所以,很感谢这两天的赋能培训,当我听到刘劲老师说如果影子老师能在公立关系下会很有发展前景,我似乎看到了曙光。也很感谢刘劲老师为我影子老师群体量身定制的培训,短短两天,收获满满!

微信图片_2021071411365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