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答疑 | 特殊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医学健康问题
​智力发育障碍、自闭症是特殊孩子群体中最为主要的群体,除了自身的核心障碍以外,大多数特殊孩子还会有并发的其他障碍,并且这些疾病发生的概率会比一般人要高。在5月15日广州越秀举行的“联结·行动·创变”——2021年广州扬爱家长与专业人士交流会上,邀请了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与康复科万国斌主任为大家讲解特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共患病以及注意事项,为大家解疑答惑。
活动介绍

智力发育障碍、自闭症是特殊孩子群体中最为主要的群体,除了自身的核心障碍以外,大多数特殊孩子还会有并发的其他障碍,并且这些疾病发生的概率会比一般人要高。在5月15日广州越秀举行的“联结·行动·创变”——2021年广州扬爱家长与专业人士交流会上,邀请了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与康复科万国斌主任为大家讲解特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共患病以及注意事项,为大家解疑答惑。

image.png


万国斌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与康复科主任





(以下为笔录材料,仅作参考之用,如有未尽之处,建议详细咨询专业医师。)


美国一自闭症协会做了一次调研:56个发育儿科医生,在他们接诊的284个谱系孩子个案中,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除了谱系障碍以外,有71%的孩子同时还共患另外一个并发障碍。其中有31%的孩子有2个以上的并发障碍,有12%的孩子有3个以上的并发障碍。

在发现的各类障碍中,言语障碍的发生几率是31.4%,智力障碍的发生几率是26%。这里可以发现,我们大多数孩子智力是正常或者边缘性的,真正诊断为智力障碍的是31%以下;多动症的孩子占了12.4%,睡眠障碍的孩子占了13.5%,运动障碍、精神障碍和焦虑性障碍分别占11.7%、5.8%和4.7%。接下来会对相关问题进行介绍。(以上数据比大部分文献的比率要低,仅为其中一组的研究数据的分析结果。)

家长们要对这些健康问题多留心眼,因为共患病会增加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治疗成本,甚至影响孩子的寿命。



01


肥胖问题



关于肥胖问题,特殊孩子发生超重或肥胖的概率是比正常人要高,原因在于孩子的障碍导致了孩子生活习惯的不同,例如这些孩子不懂得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进行体重管理。  


image.png


在进食方面,孩子由于对饱足没有概念,进食量无法控制,只要是自己喜欢吃的,就会不停地进食。部分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因为有“进食强迫症”,导致每天摄入的营养过剩;还有睡眠障碍致胖、药物致胖等因素都会对导致孩子出现过胖,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这些孩子进行体重管理。但是孩子的体重管理不能按照一般人的方式进行,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干预方案,包括行为和习惯的干预。一般的流程都是先干预行为,再培养生活习惯。



02


牙齿问题



第二个牙齿问题。部分特殊孩子的牙齿发黑并且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这些孩子喜欢吃甜食但又缺少牙齿护理,另外平时缺少运动,导致缺钙,也是牙齿问题常发的原因。

image.png



此外,牙齿治疗的过程中,特殊孩子是特别不配合的,因为他们会怕痛、感受到痛觉。现在部分医院,为了减轻孩子们在接受口腔治疗时的抗拒情况,麻醉科医生跟口腔医生会进行合作,让孩子在“舒适化”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家长们可以跟医生进行了解。



03


走失与意外伤害问题


第三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走失与意外伤害问题。时常在微信群中会有家长发布寻人启事,这种事情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image.png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1218个自闭症的孩子中,有一半左右的孩子(4-10岁之间)有走失的经历,智力障碍或自闭症的程度越重的,走失的风险就越高。另外一个全国性调查,过去一年内三分之一的父母曾经报告过孩子试图出走。而走失的孩子中大约有三分之二会遇到交通伤害危险,而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容易遇上溺水危险。分析孩子出走的原因,一方面很多智力障碍的孩子会因为判断能力不好,记不起回家的路导致走丢;也有因为孩子的冲动和执着的兴趣有关,会将他们引向潜在的危险,例如有水流动的地方、车水马上的街道等等。

预防孩子走丢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充分发挥成人的监督作用,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在防范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防范措施,比如电子手环或者手表等定位设备,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

(关联阅读:紧急寻人启事 | 附:孩子防走失,来看这8条指南)


此外,自闭者孩子在发展协调障碍(运动障碍)和其他神经问题、抽动障碍的发生频率也比较高。



04


胃肠道问题


接下来是胃肠道的问题。在学术研究中,对谱系障碍的孩子在胃肠道方面的直接研究较多,有了大量文献作为基础,对孩子腹痛、便秘、腹泻、进食方面的问题都较深的了解和认识。基本的常识是孩子们的这些问题其实正常人也会有,但孩子们由于自我表达能力问题,在大多时间内家长们无法察觉到孩子的问题,导致孩子们由于身体问题出现异常行为时,家长们习惯性的将其当做因为障碍而引起的行为,忽视了孩子的身体问题。


  

image.png


(一)进食障碍

特殊孩子发生食物过敏的概率比较大,正常孩子发生食物过敏的概率大概5%-8%,但是谱系的孩子达到36%,孩子发生肠道失调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要高。孩子们的口腔对于某一些东西特别容易敏感,容易表现出非常抗拒。在谱系障碍看门诊的时候,对于这些孩子,需要主动去询问有没有便秘,有没有腹泻,有没有大便很臭,有没有一些他吃了会不舒服的食物之类的问题。这些孩子可以选择进行胃肠道功能的检查以及食物过敏的检测,现在的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可以为这些孩子做胃镜跟肠镜的。

过敏导致的进食障碍也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营养问题。摄入太少容易营养不良,摄入太多容易导致肥胖,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缺少了某一样维生素。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挑食的孩子容易缺乏缺维生素D等相关的微量元素。严重缺乏维生素D的孩子容易导致缺钙,佝偻病的发生率就会大大提高。而维生素A的缺乏则会导致视网膜病变。

所以在日常要注意孩子是否对某一样食物过敏,在饮食方面注重孩子的营养均衡,及时为孩子补充缺乏的维生素。对于口腔咀嚼能力较差的孩子在日常也要注意训练孩子的口腔运动功能(咀嚼能力),促进孩子的消化功能。


(二)异食癖

1/4谱系的孩子有异食癖,智力障碍孩子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孩子保留了孩童时期对口腔期的探索,通过进食异物刺激口腔,导致特殊孩子很有可能误食电池、药物等容易引起中毒的物品,可导致急腹症、肠梗阻和穿孔。发现孩子误食以后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及时对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分析检查。在平时,家长们应该时刻做好监督,在居家环境中收好电池、药物等有毒危险品,避免孩子误食。



05


神经并发症



  (一)癫痫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智力障碍和脑瘫的孩子发生癫痫的可能性很大,有癫痫的孩子自闭症的发生率是6.3%,比普通孩子高了5倍,社区人群的ASD患者发生癫痫风险为7-23%,临床样本的可高达46%,发生的高峰一般在儿童早期跟青春期这两个年龄,另有20%的概率是发生在成人期。

发生率方面,无智力障碍者癫痫风险不高,智力障碍、女性、早产(导致脑损伤)增加发生风险,与ASD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结节性硬化)癫痫的发生率也会增加。

在治疗方面,共发癫痫的自闭症孩子治疗效果相对差一些,因为癫痫会引起孩子脑功能的异常,癫痫通过药物治疗也同样容易导致孩子大脑部分功能异常情况发生。


(二)睡眠障碍

紧接着是睡眠障碍问题。在特殊孩子中发生睡眠障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谱系的孩子有40%-80%的概率患有睡眠障碍,在国外有46%的谱系孩子通过服药进行治疗,孩子主要表现为在晚上不睡觉,白天打瞌睡,非常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


image.png


在原因方面,主要和孩子们的核心症状有关,例如孩子固执、刻板、模式化的生活习惯,睡觉前喜欢做一些刺激性的行为,或者情绪问题等都有影响,如果没有给孩子建立好的睡眠规律,就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其次是躯体方面导致的问题,比如前面提到的过敏、胃肠道、癫痫、药物副作用等等。

过去的实践证明,家长要首先要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再对孩子进行干预是最为有效的。家长需要通过评估与寻找原因,利用记睡眠日记和作息时间表等方法,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排除一些影响睡眠规律的不良习惯,例如睡前喜欢看电视、刷视频等。去除妨碍睡觉的因素,打造促进睡觉的有利因素,强化睡眠行为,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当然,睡眠障碍也是可以用药物治疗的,现在对于睡眠障碍尤其是谱系的孩子,主要建议用褪黑素治疗,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医嘱进行治疗。


(三)多动症

另外,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最多的就是多动症,在我接诊的一名患者中,他6岁之前的诊断结果是(疑似)多动症、注意力障碍,我发现与这名小朋友交流很困难,问了两个问题就答不下去了,在言语表达时也是非常不自然,后来从孩子妈妈处得知,她的孩子两个特殊兴趣,第一个是对旋转的东西有兴趣,据孩子妈妈描述说孩子能够把玩旋转的东西1-2个小时,从一岁到六七岁一直是这样,这其实就是单一、执着的兴趣表现。

第二个是这个孩子对小生物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妈妈告诉我孩子喜欢昆虫、蚂蚁、蝴蝶、蜗牛,但是不喜欢蟑螂,孩子觉得蟑螂很恶心,但是在外面看到蜗牛就一把一把的抓。通过上述事例的描述,这个孩子是个典型的谱系障碍的孩子,但却被被误诊为多动症。很多谱系孩子被误诊为了多动症,但其实谱系的孩子与多动症的孩子是有不同的,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相当专注且安静。

共发多动症的孩子在治疗和诊断要比不患多动症的孩子要晚三到五年,所以我们在幼儿园的孩子,如果怀疑这个孩子是一个多动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去考虑有谱系的可能性,共发多动症的孩子是需要考虑药物治疗的。


(四)抑郁症

合并抑郁障碍,对于小龄孩子来说抑郁障碍的可能性比较小,大龄、智商高、阿斯伯格等孩子发生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高,据国外的报道称,有抑郁症的孩子发生癫痫的风险是增加的。也有研究表明大概7%的孩子患过抑郁,6到12岁的孩子是4.8%,13到17岁的孩子是20.2%。谱系障碍的孩子有时候不能向家长们进行倾诉、交谈,导致孩子患抑郁的风险大大提高,因此对于防范谱系障碍的孩子患上抑郁也要有所准备。


image.png


(五)焦虑性障碍

接下来是焦虑性障碍,焦虑的共患率是蛮高的,尤其是高功能的孩子 ,比方说特定恐怖症,强迫症,社交焦虑障碍,广场恐怖症、分离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等,这些所有的焦虑障碍都有可能会出现。所以有很多高功能的孩子到了初中或者高中来看医生时都是因为情绪障碍,而实际上通过细致的问诊发现他们其实是谱系障碍的孩子。对于焦虑症我们的建议是进行药物治疗,需要根据心理医生及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断后的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06


药物治疗


最后是关于精神药物的使用,有一些孩子、青春期的孩子行为很冲动,甚至有打人的行为,在家里面家长也没办法管理,这种情况的孩子普遍都是建议通过药物控制行为。孩子们进行药物控制以后出现偏激行为的次数明显会减低,家长的管理、老师的训练都会容易很多。

美国数据从2007年开始,在治疗自闭症儿童与行为问题青少年时,精神症状药物的使用率明显增高。调查发现,用精神药物进行治疗的比例达到了56%到65%。在不同的年龄段的使用情况也有所不同,三岁以下的孩子用到了1%,3到5岁学龄前的孩子大概是10%左右,6到10岁的儿童期学龄期的孩子大概是40%左右,10岁以上的孩子大概在60%以上。

image.png

在美国使用精神类药物的比例是非常高的,相对而言,国内的精神药物使用比例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家长对药物不放心,担心有副作用。其次是这些药在我国只能由儿童精神科医生开,而大部分家长带孩子看的是儿科,儿科医生是不能开精神类药物的,也不建议用药,所以导致我国用药几率大大降低。

作为专业医生,用药与否一定是根据孩子们的个人情况进行评估的,医生觉得有必要用药的,家长们最好还是遵从医生的建议,医生觉得不要用你们就不要用。而且建议孩子还是看儿科精神科医生,医生会站在一个儿童的整体的角度,尽可能减少吃药,而成人就看成人精神科医生,用药量是不一样的。而临床证明,适当的用药能够很好地改善孩子的行为问题,对其是有利的,也不一定存在副作用。


关注特殊孩子常见的多发病,包括躯体的、神经的、心理的,范围很广,这些疾病叠加是会增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难度,能够及时在早期就进行治疗,对于提高孩子的生命质量是有好处的。


- End -


图片

公益合作

图片


 如果您的企业有以上健康服务内容能够免费为特殊孩子开展,如免费牙齿保健、义诊等,欢迎与我们联系沟通。

        品牌传播及资源筹资管理部:

        020-83319795/13527721311 张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