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丨青少年健全手足成长支持小组
2025年7月21日-7月26日,广州扬爱开展了“YES I CAN·潜力无限”青少年健全手足成长支持小组活动,结合青少年正向发展理论与“共创成长路”计划的核心理念,借助夏令营的形式开展体验式小组活动,聚焦健全手足的成长需要与情绪支持,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理解与陪伴。
活动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YES I CAN”

潜力无限

青少年健全手足

成长支持小组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背景

图片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童年迈向成年的关键阶段,不仅是价值观、性格与未来方向形成的重要时期,更是身心发展迅速、情绪与人际互动能力逐渐成熟的阶段,因此在此阶段为青少年提供正向引导尤为重要。近年来,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社会情感学习(SEL)有助于青少年认识自我、理解情绪、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并做出负责任的决定,促进其全面而积极的发展。

在有特殊需要人士的家庭中,手足关系作为重要的家庭子系统,往往深刻影响家庭整体氛围与个体心理健康。对于特殊需要人士的健全兄弟姐妹而言,他们在陪伴特需手足成长的过程中,常常扮演着支持者、照顾者甚至调解者等多重角色。然而,这一群体自身的情绪体验、成长压力与心理支持需求往往容易被家庭忽视。

为回应这一现实关切,2025年7月21日-7月26日,广州扬爱开展了“YES I CAN·潜力无限”青少年健全手足成长支持小组活动,结合青少年正向发展理论与“共创成长路”计划的核心理念,借助夏令营的形式开展体验式小组活动,聚焦健全手足的成长需要与情绪支持,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理解与陪伴。

图片
图片

六天旅程,为NT手足赋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Day1:认识自我与情绪的起点

开营仪式在轻松有趣的破冰游戏中开启,“大风吹”迅速打破了健全手足间的陌生感;在通过头脑风暴共同订立“营规”时,每位健全手足都认真表达对这个空间的期待,明确目标与规则,为六天的旅程奠定安全、信任的基调。在随后的自我意识课程中,“情绪速递”让健全手足学会用丰富的词语表达感受;“气球泵泵”生动比喻了情绪积累与释放的重要性;“情绪投站”则引导大家思考不同表达方式的利弊,最终认识到“三赢”(你好、我好、世界好)才是情绪表达的理想之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Day2:情绪管理的智慧钥匙

第二天,“盒里寻ta”的小游戏揭开课堂序幕,每一位健全手足蒙眼摸索箱子出道具,感受身体在情绪影响下的变化;学习“呼吸松弛法”,成为健全手足们舒缓紧张情绪的新工具;探讨“防卫机制”,认识到过度依赖逃避或压抑并非长久之计;通过“检查练习”,健全手足们开始学习客观分析事件,识别并尝试改变那些困扰自己的“钻牛角尖”的负面想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Day3:友谊密码与和解之道

第三天的“友情之词”创作活动,健全手足们描绘出心中珍贵友谊的模样,领悟真诚、尊重与沟通的真谛;“友情依旧”讨论则直面朋友间的摩擦,学会珍惜与妥善处理关系。“歉意何处寻?”通过角色扮演,健全手足们练习了在冒犯发生时表达感受与寻求和解的方式。“原来如此”环节则探讨了当受到冒犯但对方未能道歉时,如何调整心态并保持边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Day4:看见我和我的特需手足

第四天,“你知道我的感觉吗?”游戏让健全手足深刻体会到被理解与被误解的感受,强化了换位思考的意识。接着我们围绕“小红的故事”展开小组讨论,直面社会偏见与污名化带来的伤害,健全手足们勇敢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在导师引导下反思并学习如何应对;科普环节增进了健全手足们对特需手足具体状况的了解;情感书写活动【我和我的特需手足】成为表达的出口,健全手足们写下心声,重构对手足关系的理解,建立更积极的身份认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Day5:迈向自主的成长阶梯

第五天,我们谈论“自主决策”,从日常小决定出发,引发大家对“自决”意义的思考——平衡自我主张与听取意见;“自主执照”工作纸帮助健全手足们检视当前年龄能自主决定的事项及所需条件,鼓励与家长沟通;“小华的故事”角色扮演让健全手足体验不同立场观点的碰撞;“若我是小华”小组讨论则实践了在重要抉择前如何综合分析多方意见、评估后果,做出更周全的决定。

图片
图片







图片

Day6:探索社区资源与满载而归

最后一天,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资源、家庭与支持。“资源地图”绘图中,健全手足们共同思考个人、特需手足、父母及整个家庭的需求与依赖的资源,动手绘制属于自己家庭的“资源地图”;分享环节让大家看到彼此家庭的共性与特性,拓展了对支持网络的认识。随后的结营仪式中,导师带领健全手足回顾六天点滴,大家将感悟写在便利贴上,共同贴满“成长流程图”。在颁奖环节,每位健全手足都获得了认可其努力与成长的证书和纪念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满载收获,未来可期

六天的夏令营,是一次关于自我探索、情绪管理、社交赋能、手足联结、自主决策和资源认知的深度旅程。 “YES I CAN!” 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健全手足们在这趟旅程中收获的内在力量与信念。我们相信,带着这份力量、理解与同伴的支持,健全手足们将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走得更加自信、从容,与他们的特需手足一起,共同书写充满爱与希望的未来篇章。

图片


- END -

特别鸣谢

梁露尹博士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研究生导师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

香港大学博士

现任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


范静婷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香港理工大学“共创成长路”课程计划联合研究者


[场地支持]

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街党群服务中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