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过程中,特殊孩子同样面临性生理与性心理的发展变化,但因沟通障碍、认知差异及社会包容度不足等因素,他们往往难以获得系统且适配的性教育。许多家长因缺乏专业指导,在性教育实践中常陷入困惑与误区,导致特殊孩子在自我保护、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潜在风险。为帮助特殊孩子家长掌握科学的性教育知识与方法。 在广州市荔湾区第二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的支持下,广州扬爱特别组织了家长培训,(解锁性教育密码:赋能特殊孩子成长之路)性教育家长培训课程,广州扬爱特邀金京博士开展本次培训,聚焦性教育重要性、现状、核心内容及实用策略。 课程介绍 “ 课程照片 课程内容 “ 金京博士以一组数据引入:“80% 的心智障碍青少年家长表示,孩子的青春期‘让自己措手不及’,其中 70% 因不知如何引导而陷入焦虑。” 一句话道出了家长们的共同困境,也让在场者更加专注于接下来的分享。 1 生理变化:同步中藏着 “差异点” 博士首先对比了普通青少年与心青年的生理发育特点:普通青少年的青春期发育通常按预期时间表推进,身高、体重增长与第二性征出现较为同步,内分泌变化规律。 心青年的生理发育大多与普通青少年相似,但部分群体可能出现 “节奏偏差”—— 比如智力障碍青少年可能晚于同龄人进入青春期,唐氏综合征等特殊群体可能伴随特定生理特征影响发育进程,甚至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问题。这种 “大致同步但细节有差异” 的特点,让心青年的身体变化更需要家长的细致观察与针对性应对。 2 心理与社交:滞后背后的 “困境” 相较于生理发育的 “相对同步”,心青年的心理与社交发展则呈现出更明显的特殊性:自我意识与身份认同滞后:他们难以清晰表达自我认知和情感需求,在理解性别角色、性取向等概念时需要更多引导,对身体变化的困惑也更容易转化为焦虑。 情绪与行为 “失控” 风险:情绪波动更剧烈且难以自我调节,部分孤独症青少年可能因环境变化出现情绪崩溃;自伤、攻击性等行为,往往是沟通困难或情绪压抑的 “另类表达”。 社交认知 “短板”:难以解读表情、语调等非语言信号,对 “社交规则” 理解模糊,比如不清楚异性交往的边界;因心智水平差异,容易成为被欺凌或精神控制的目标,就像有家长提到的 “孩子被同学忽悠拿钱、被当傻子耍”,正是社交分辨能力薄弱的表现。 3 性教育核心:从 “困惑” 到 “赋能” 针对这些特殊性,金京博士引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全面性教育” 框架,强调心青年的性教育需兼顾 “科学性” 与 “适配性”:既要让家长理解心青年 “生理发育与心理成熟不同步” 的核心矛盾,也要认识到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有性发展需求,回避只会加剧风险。性教育的核心不是 “禁止”,而是帮助孩子建立 “隐私意识”、“边界感”和 “自我保护能力”。 教授方法 “ 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心青年青春期的性教育问题,活动精心设计了实操环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绘本教学等多种形式,家长们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如何帮助孩子识别并防范潜在的风险。这些实操练习不仅增强了家长们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在性教育过程中,理解、尊重与支持的重要性。 在教授方法环节,金京博士以《水鬼》绘本为实用教具,通过四步引导家长教孩子识别真正的朋友:从“水鬼与渔夫初识”明确朋友是相互认识且有互动的人,借“水鬼帮渔夫、陪聊天”解析朋友需提供的情感、实用、精神三层支持,聚焦“渔夫阻止水鬼犯错”让孩子理解真正的朋友会制止错误行为,再以“两人和解互动”传授“有矛盾要沟通、错了要改正”的友谊维系技巧,家长们通过现场角色扮演,直观掌握了用故事教孩子辨友的简单方法。 家长提问 临近课程尾声,家长们的提问热情丝毫未减。现场举手此起彼伏,大家纷纷抓住与金京博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将日常育儿中积压的困惑金京博士针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细致解答,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可直接套用的具体方法。 本次培训中,金京博士聚焦心青年青春期的特殊性,从生理心理差异到性教育核心要点,结合《水鬼》绘本等实操案例,为家长提供了系统的认知与方法。从分辨健康友谊到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内容实用且适配心青年特点,帮助家长打破焦虑,掌握了引导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的关键技巧。广州扬爱将持续跟进,为家长提供更多支持,与大家共护心青年成长。 END 特别鸣谢 广州市特殊儿童发展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