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会对比价格...” “他对金钱没有太多的认识,也不知如何获得...” “孩子有时会大手大脚花钱,少有存钱的意识...” 这些看似简单的金钱使用场景,却是许多心智障碍家庭日复一日的焦虑。在当今社会,金钱管理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心智障碍者来说,掌握这项技能更是他们迈向独立生活的重要一步。 为了帮助心青年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第十二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的支持下,广州扬爱举办了一个为期两周的金钱管理培训班,12名学员用两周时间完成了一场从“金钱认知”到“独立购物”的蜕变之旅。 在训练班的初期,学员们开启了对金钱的初步探索。“认识金钱的来源” 课程中,学员们不仅了解了金钱通过劳动产生的概念,还在职业体验中扮演拖地学徒、扫地学徒等角色,亲身体会到了劳动换取报酬的过程,尽管有些学员学得较慢,但他们认真完成任务的模样令人动容。 随后的“认识金钱面额”课程,让学员们系统掌握了不同面额纸币的外观特征与价值,学员们也通过金钱面额测试题总结巩固学习效果,为后续的支付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老师指导下,学员们进一步学习了常用的移动支付工具——微信支付,通过轮流扮演“商家”“顾客”角色,熟悉收/付款码、转账及发红包等核心功能。 进入超市购物实践环节,学员们需在有限预算下完成购买任务。他们认真挑选商品、仔细计算价格,过程中虽有纠结,但在老师与志愿者的引导下,学员们认识、比较价格,做出取舍,最终都成功完成了购物。期间与志愿者的互动,也让他们体验到了人际交往的乐趣。 在学员们对金钱建立初步认知后,华夏银行员工带来的网络诈骗宣讲,有效提升了他们对电信诈骗风险的警惕性。学员们积极互动、踊跃回答问题。 “学会记账管理金钱”课程,则引导学员们掌握了基础记账方法。通过记录手工活动带来的收入和“外出实践”产生的开支,他们不仅清晰区分了“收入”与“支出”这两个核心概念,更初步建立了通过记账追踪钱财流向的实用技能。 学员们的实践能力在超市购物和市场购物两个外出活动中得到深化与拓展。 超市购物 在超市购物活动中,学员们上午首先在老师指导下系统学习消费规划知识,涵盖收入来源、消费流向、优先顺序、消费策略,并掌握了对比价格与商品质量的技巧。随后,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分组采购制作点心所需的材料,在购买的过程中,学员们情绪稳定、反应敏捷,能主动与志愿者沟通交流,高效且有条不紊地完成了采购任务。 下午的点心制作环节,学员们在老师帮助下首先记录了上午的购物支出,随后积极参与制作红糖糯米丸子与蔓越莓麻薯。他们相互配合、主动动手,不仅成功完成了点心制作,更亲身体验了劳动带来的喜悦。 市场购物 在市场购物活动中,学员们上午则重点学习了线上消费工具,下载美团APP,学习新增送餐地址、选择门店与外卖种类等操作,并通过外卖点餐实践应用。接着,学员们根据与父母商定好的菜单,在老师指导下使用朴朴小程序进行菜品价格查询与初步对比,为下午采购做准备。 下午,学员们携带采购清单,在老师和志愿者陪同下前往市场分组购物。他们能够清晰锁定目标商品,按要求顺利完成了为家庭购买食材的任务。 第二周的课程聚焦于知识的场景化运用。在“零花钱大作战”财商模拟桌游中,学员们需要合理分配预算,并在分享、储蓄、消费、投资四个方面进行权衡。这种模拟真实消费场景的方式,有效锻炼了他们规划和使用有限资金的能力。同时,课程也通过“小钱变‘大钱’”的理念,积极引导学员们树立储蓄意识。 在场景化应用的收官环节,学员们将所学付诸实践,重点体验了美团平台的团购功能。 他们不仅学习了如何购买美食团购券(用于线下核销兑换饮品),还掌握了景点门票团购的操作流程(购买公园的门票)。尽管在初次兑换团购商品时操作略显生疏、偶有纠结,但学员们依然积极投入,在轻松交流中探索新体验。下午的公园实地游览,更是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圆满完成了此次场景化学习。 此次金钱管理培训班结束后,观察到学员们在几个关键方面取得了进步:对金钱价值和使用场景的理解更加清晰,使用微信支付、美团等移动支付软件的操作更为熟练,在购物流程中的规则意识也有所增强。 这些学习不仅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更通过一次次外出实践,转化为规划预算、独立购物等实际生活能力,提升了他们独立生活的信心。 END 特别鸣谢 第十二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 编辑:关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