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蓝色颜料滴入水面时,突然觉得那些积压的情绪也跟着晕开了”。6 月 7 日,25 位心智障碍孩子的家长相聚荔湾区老年大学。在荔湾区第二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的支持下,广州扬爱组织了“水拓丝巾・心之涟漪”活动,让心智障碍孩子的家长们用色彩与水共舞,书写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这场充满温度的艺术疗愈之旅,不仅是一次短暂的喘息,更是一次重新看见自己的温柔旅程。


孩子与家长共演,
带来音乐的支持


活动开始后,心青年与他的父母一起为参与者带来《不要慌,太阳下面有月光》的歌曲表演。心青年负责吹奏口风琴,妈妈负责空灵鼓演奏,最后孩子与爸爸一起唱响歌曲,希望用音乐的力量带给各位家长支持与希望。


水拓之美:
让压力在流动中悄然释放



老师用各种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跟参与者介绍水拓画,当土耳其水拓画的光影映在墙上,家长们第一次了解这项非遗艺术的魅力:“原来颜料可以在水面开出这么美的花!”
随后的创作环节中,水盆成为心灵的镜像。有人将红色颜料用力滴入水中,看着色彩炸裂成漩涡:“就像每天手忙脚乱的生活”;有人用吸管轻轻吹动蓝色颜料,仿佛是忧郁的蓝色在水中蔓延。一位妈妈在丝巾上拓印出金色阳光穿透云层的图案:“孩子最近学会了自己新技能,这束光就是他带给我的希望。” 另一位家长则用绿色勾勒出蜿蜒的小路:“照顾孩子的路上,幸好遇到了你们这样的同行者。”一位爸爸非常光荣地跟社工说:“我在老年大学学过艺术,我的水拓画色彩搭配漂亮吧。”在水拓画的创作当中,家长们获得了释放压力、找回自己空间。




开心瞬间,
捕捉温柔与治愈的证据


专注的眼神、指尖滴落的颜料、水面变幻的纹路,每一帧都记录着家长们与自己对话的珍贵时刻。当亲手制作的丝巾从水中升起,看见独一无二的图案时,家长们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每当自己的作品完成后,大家都会兴奋地互相分享。有些家长还会商量下一次再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计划选择怎么样的颜色。



家长心声:
藏在色彩里的真心话


张阿姨:“很久没有这么专注地做一件事了,原来我也可以创造这么美的东西。”王叔叔:“平时一心铺在孩子身上,原来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放空时间’。”陈阿姨:“听大家在制作时的分享时,突然觉得自己不是孤单的,原来很多人都在咬牙坚持。”
社工在总结时分享,爱别人前,先学会爱自己。很多家长的心神都为孩子牵绊,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只有接纳自己的情绪,释放自己的压力,才能更好地继续前行。活动尾声,很多家长都留下建议:“希望多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有地方‘喘口气’”。



为家长们上课的老师表示:“心智障碍家庭的‘喘息服务’不仅是物理时间的暂离,更是心理空间的重置。”未来,广州扬爱将继续推出“家长心灵充电站”活动,让更多家长在爱与被爱中找到平衡。
特别鸣谢:
广州市荔湾区民政局
广州市创意经济促进会
荔湾区岭南街道残疾人联合会
广州市岭南街社工服务站
荔湾区岭南街老年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