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老友记”最初来源于美国一个叫做“Best Buddies”(最佳老友)的项目。该项目意在能让心智障碍青年与更多同龄人形成长期稳定的老友及伙伴关系。在2020-2023期间,我们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助残队志愿者已为150多名心智障碍者提供该项服务,让志愿者陪伴心智障碍者走出家门,与同龄志愿者做一些常态化的社交活动,以此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在既有服务的基础之上,广州扬爱精心策划组织了 2024 年 10 月至 12 月的社区老友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10名心智障碍青年以及 23 名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两个多月的时光里,他们彼此陪伴,共同经历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成长旅程。
为了让心青年、家长以及志愿者们能够回味过去这段美好的时光,同时也为了广纳各方的意见与建议,以便为社区老友活动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广州扬爱于 2024 年 12 月 28 日上午举办了仲恺社区老友总结分享会。在这个充满温馨与感动的场合中,大家齐聚一堂,分享自己的收获,也为活动的后续推进出谋划策,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承载着对活动的热爱与期待。
在末期总结会上,志愿者们满怀感慨地分享了自己最初对心智障碍的初印象以及在相处之后观念上所发生的深刻转变。
志愿者 A 真诚地说道:“起初,我下意识地认为心智障碍者会是那种喧闹不休且难以进行有效交流,总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自说自话的群体。然而,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我们的心青年其实非常安静内敛,只是不太熟悉社交规则罢了,只要我们耐心地给予提醒和引导,他会认真倾听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这完全打破了我之前对心智障碍者的刻板印象。”
志愿者 B 也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初次见到我们负责陪伴的心青年时,说实话我心里有些害怕,因为他身材较为强壮,我担心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但随着相处渐多,我才发现他非常乖巧懂事,而且知识面相当广博,有时候他提出的问题甚至让我们都难以回答。我觉得除了社交方面不太擅长之外,他在其他方面与普通人并无太大差异,同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紧接着,扬爱的工作人员引导志愿者们回忆与心青年相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分享心青年在这段时间里的改变与成长,以及那些感动瞬间。
志愿者 C 眼含笑意地讲述道:“记得心青年第一次和我们见面时,讲的是粤语,而我们只会国语,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令人意外的是,经过我们的提醒,第二次见面时,他就主动用国语和我们交流了,那一刻,我们真的非常感动,也看到了他努力融入我们这个小集体的决心和善意。”
志愿者 D 则分享了一个温馨的故事:“有一次我们一起去爬山,路途颇为艰辛,大家都疲惫不堪。就在这时,心青年主动过来询问我们累不累,还贴心地问要不要休息,那种感觉就像是角色互换了一样,他像我们照顾他那样来关心照顾我们,让我们心里暖烘烘的。”
每一位家长在家长会上都诚挚地表达了对志愿者们的感激之情。他们由衷地感谢志愿者们为自己的孩子带来了同龄人之间纯真的陪伴,让孩子们在社区老友活动中绽放笑容,变得更加开朗快乐。而且,这也为家长们提供了难得的喘息机会,让他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稍作放松。
家长们还积极地为社区老友活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方面希望能够适当延长活动的时长,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和成长;另一方面则期望在活动中能够增加更多需要合作完成的集体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巧,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此,我们要特别向木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许小莲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正是由于她的大力支持,为心青年与志愿者们搭建起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新年场景,使得大家在制作 “大吉大利” 手工作品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新年即将来临的欢乐氛围。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志愿者和心青年们齐心协力,用扭扭棒精心制作出一片片栩栩如生的树叶和寓意吉祥的 “大吉”,并一同将相框装饰得充满浓郁的年味,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大家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和对彼此陪伴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