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为什么我没有小鸡鸡?”
“妈妈,为什么爸爸站着尿尿?”
面对孩子的尴尬“性”问题,你是遮遮掩掩呢?还是言语含糊呢?还是避而不谈呢?
孩子总是在公众场合将手伸进裤子里、不分场合撩起衣服露出上半身、经常会在公共区域脱下裤子上洗手间,这些场景你是否经历过,是否经常见到呢?这些场景常常令家长陷入尴尬。
孩子的性教育,很多父母都会因为觉得尴尬而不知道怎样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但是,性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却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性教育应从幼儿抓起,我们的特需孩子也不例外!一些研究发现,特需儿童在生理发展方面与一般儿童的发展规律存在一致性。然而,由于特需儿童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不平衡,他们可能面临一些问题,如个人卫生意识不足、对性安全缺乏认知、对照料者过度依赖和顺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等,因此,对特需儿童开展适时、适度的卫生健康与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其保健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
低龄段孩子的性教育并不需要多复杂,更多的是需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此,扬爱在10月开展了第一期低龄段性教育课程。


“我”从哪里来


老师通过有趣、儿童化的视频动画,让孩子了解“我”从哪里来。男孩子扮演精子宝宝、女孩子扮演卵宝宝,孩子们在欢乐中一边玩一边加深对精子和卵子结合过程的理解。

利用图片及互动小游戏,让孩子在操作中认识男孩子和女孩子的隐私部位、初步了解隐私部位的学名。
知道隐私不能随意被人触摸,同时自己也不能触摸别人的隐私部位,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清洁身体的方法


在模拟洗澡的过程中,让孩子更直观地学习清洁隐私部位的方法,知道清洁隐私部位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借助有趣的儿歌,运用手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同时也让孩子通过图片了解需要洗手的场景以及保持手部清洁的重要性。
洗手歌
两个好朋友,手碰手
你背背我,我背背你
来了一只小螃蟹、小螃蟹
举起两只大钳子、大钳子
我跟螃蟹点点头、点点头
螃蟹跟我握握手、握握手
课程只是短暂的,孩子的学习路是持续的。在往后的生活中仍然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学习相关的内容,才能让孩子更好成长......
撰稿 | 孙筱薇
编辑 | 孙筱薇